新华网南京7月27日电(记者凌军辉、朱婉君)一所大学,10年能建成什么样子?由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2006年合作创立利物浦逆风连胜,挑战欧冠黑马!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给出了乐竟体育自己的答案。10年来,西浦从首届160多名学生增至现在1万余名注册学生的规模,每年有八成学生出国深造,受到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亲睐。
西浦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让一大批高考刚过本一线的学生成功“逆袭”为世界名校学生。但西浦的价值不止于此。在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发展的大学使命之下,西浦打破围城、大胆创新,用以生为本的初心、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开放的国际视野剖析自己这只高教改革的“麻雀”,并且正在努力成为国内外高教改革的羊群中的“那只狼”。
真正把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人
在新的世界环境下,西浦到底该倡导一种怎样的育人模式?10年前,西浦的建立者果断摒弃了对国外大学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用回归本源的教育初心、以学生为本进行探索。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认为,当今时代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获取程度有了很大的便利性;网络信息通信革命又彻底颠覆了传统大学的教学方式;全球化使得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大学间越来越容易互相学习等等。因此无论历史多悠久的大学,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大学,都要重新思考教育,思考大学,重新定义教和学。
“利物浦逆风连胜,挑战欧冠黑马!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初心。”席酉民表示,当下高等教育已经由注重数量转到内涵发展阶段,但由于行政体制等原因,如何关心并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仍然没有得到系统的关注,学生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学生是大学的最主要客户,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关心学生成长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大学回归本质的一种体现”。
那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席酉民向记者介绍,西浦不会想要控制学生,而是把学生当成年轻成人,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责任感,释放他们的潜能等等,“比如我们从首届学生开始,就允许自由转换专业。但一旦选定专业,学生们将面对的是近乎严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所有的教学资源分配和项目设置,都将引导和促进学生实现学生、年轻成人到世界公民,从被动到主动再到研究性学习,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再到人生规划的转变,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提升。”经过10年的不断完善,一套以“世界公民”为定位,集素养、知识、能力和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为一体的西浦特色五星育人模式逐渐成型、成熟。
高等教育原来可以这个样子
2013年5月,由西浦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成立的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西浦践行使命的一大重要事件。
“西浦的’麻雀’已成型,我们希望得到更多同行的交流与反馈。”由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兼任领导与研究前沿研究院创立院长,他表示,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基于西浦现有的探索和模式,希望能得到更多高校的参与合作、探讨与共同进步,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高教改革。
其实早在2011年,西浦就有了这种强烈的交流渴望、并采取了行动。据领导与研究前沿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军介绍,当时西浦模式已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认可,不少前来参观的老师还反映一、两天的时间只能浅尝辄止。在此基础上,西浦发起了针对校级层面的领导及二级机构的负责人的领导力卓越计划。
首期有来自全国的40名高校领导自愿报名参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学习、交流和探讨了基于西浦育人模式下的世界趋势和大学发展、大学内部治理和管理机制等议题。
“我在教育界待了10年,西浦办学中的平等观念、教育的个性化和服务型导向满足了我对大学所有的期待,给我们展示了真实存在的理想高等教育,这套五星育人模式很值得学习!”首批参与领导力卓越计划的高校领导对于西浦的系统培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之后,领导力卓越计划每年一届,从培训项目固化成西浦特色项目。
由点及面。2014年,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全面启动了基于西浦模式的培训计划,除了领导力卓越计划外,针对高校行政员工、高校任课教师的培训项目也正式铺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320余所高校1600余人次参与过培训。
“我在教育界待了10年,西浦办学中的平等观念、教育的个性化和服务型导向满足了我对大学所有的期待,给我们展示了真实存在的理想高等教育,这套五星育人模式很值得学习!”参与高校研讨式教学主题研修班的湖南大学老师对于西浦的系统培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们通过这些培训项目传播西浦独特的育人模式、理念和实践。”张晓军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其实国内外高等教育都已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模式。西浦要做的就是借助以中西方合作办学的体制优势,以做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心态去探索、实践,让世人看到并相信高等教育有另一种存在方式。
做羊群里的“那只狼”
5月20日,由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国际化研究中心、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主办的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期间,西浦正式首次发布《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体系建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既是西浦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西浦希望在教育改革中发挥影响力的创新尝试。”席酉民表示,《指南》的发布,旨在进一步推动提升国内高校办学中“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引发高等教育界对国际教育重塑机会下中国教育如何应对挑战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的研讨和实践。
而与此同时,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开启,来自全国23所高校的6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张晓军介绍,设置该大赛的目的,就是发现一批在中国高校里面教学创新做的好的老师,让他们成为培训者,并实现分享,“它的评判标准也很简单,第一点就是看学生有没有受益,第二点就是看方案是不是足够创新”。
还有一季度一次的西浦教育论坛、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创新年会,还有正在招募中的教育创新卓越计划会员项目……目前,西浦通过搭建论坛、咨询、培训和研究项目等方式,吸引并引导越来越多对教育改革和创新感兴趣的人一起探索实践、分享经验。
“发起与高教改革相关的论坛、年会和大赛,是完全实现使命的重要渠道。”席酉民觉得,“现在的高教环境相对固化,变革的动力和因素都不足。所以,我希望自己带领的西浦像草原的羊群中混进了一只狼,打破羊群的相对安定、掀起高教改革的一点躁动,才有可能逐渐影响全世界高校改革的进程”。(完)
发表评论